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清明时节话清明

古往今来的清明节,包含两层意思:一指节气,二指节日。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,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只有清明。民谚说:“清明谷雨两相连,浸种耕田莫迟延。”清明前后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。而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、缅怀先人的日子,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,更是一个远足踏青、亲近自然的好时机。怎样过清明节?我们不妨从清明文化中去寻找清明的传统本色。

清明节的由来

关于清明节的由来,说法不一。有观点认为,清明源于“清明风”。春秋时期的典籍《国语》记载,一年中共有“八风”,其中“清明风”属巽,即“阳气上升,万物齐巽”。《岁时百问》中关于清明的注解是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

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、降雨、物候等方面的变化,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。按《岁时百问》的说法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

与清明节有着紧密关联的另一个节日是寒食节。相传为纪念介子推而诞生的寒食节,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天,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。这可能是清明这个敦促春耕的节气,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原因所在。寒食节的习俗,除了禁火冷食,还有祭扫坟墓。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。

清明节文化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提起清明,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。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,是人们祭奠祖先、缅怀先人的日子。清明时节,人们追思亲友、扫墓祭祖,缅怀先烈、重温历史。在清明节,给逝去的先人献上一束鲜花,燃上一缕檀香,烧几张冥纸,以此来追怀祖宗、感念先人、寄托思念。在祭祀的时候,要在祖先的坟头前摆放水果等祭品,要烧纸、放鞭炮,还要把坟头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、往坟头上拢土,称为“修坟祭祖”。

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很多,扫墓祭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,但踏青出游同样是人们过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。清明节由于所处的时令气温、光照、降雨等各方面条件俱佳,也延伸出丰富而有趣的习俗,除了讲究禁火、扫墓,还有踏青、荡秋千、蹴鞠、打马球、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。踏青出游是一项重要的习俗。清明节气,冬天已去,春意盎然,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,正是春光明媚、草木吐绿的时节,百姓们告别蛰伏的生活,迎着盎然的春意,去呼吸青青绿草的气息,到郊外的原野上去亲近自然,享受春天的快乐。

作为四季轮转、生命交替的一个特殊节日,清明时节的活动、习俗是在人们长时间与大自然的交流、对话中形成的,是人们融入大自然的一种自发行为。通过对亲人先祖的祭祀,缓冲、调和着生者之间的关系,增进亲情与凝聚力。而郊游、踏青、插柳、放风筝等,则是人们协调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。

时至今日,清明节已成为国人的法定节日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关于清明的文化习俗不能丢掉,我们在祭祀先人、纪念逝者的同时,也踏青出游,与大自然亲密接触、和谐相处。追寻清明节的本质,感悟其文化内涵,让我们在明媚的春日里过一个积极而纯粹的清明节。

《年》文化茶具——

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,请关注阿特斯艺术或分享至朋友圈

点击这里即可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以上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于互联网。如果您是相关文章的原创作者不同意我们分享您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!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相应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