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约1200多年前,有两位煎茶高手PK了一场,成为中唐时期重要的茶事件。这两位高手就是常伯熊和陆羽,而裁判员是御史大夫李季卿。
他在宣慰江南时来到临淮县,当地人说常伯熊善茶,李季卿就立刻把他请来。这常伯熊,身穿黄衫,头戴纱帽,手持茶器,口通茶名,熟练流畅且动作优美。区分指点,令左右刮目。等到了江南,又有人向李季卿推荐陆羽。
陆羽来的时候只穿着“野服”,随身带着茶具,操作程序和常伯熊的差不多,但是不优美不精致。李季卿有点瞧不起他,喝完茶就让手下取了三十文钱赏陆羽。这让陆羽痛感羞辱,回家写了《毁茶论》。
事后,世人评价认为陆羽的茶是道,其境界远远高于常伯熊。而常伯熊也知自身不足,所以将陆羽的茶道广润色之,大力宣传,最终使得饮茶成为唐朝盛风。
所以,我们认为他是陆羽的“铁杆粉丝”。可1200年之后,我却惊讶地发现,如今中国茶走得却是常伯熊之路,而非陆羽之道。
说这话,不是一时兴起,而是这几年目睹茶界之怪象而生发的感慨。比如,为何我们不叫“茶道”,而叫“茶艺”?为何我们喜欢称“茶艺表演”,而表演者均为年轻貌美之女子?
为何我们在茶艺表演时,要玩那么多的花型手势,让人诧异这是手部舞蹈还是泡茶技法?大家对茶艺追求的似乎不是茶好不好喝,而是节目好不好看。
所以,表演时,有时跳舞,有时吹笛,有时焚香,有时插花,千奇百怪。泡茶技法的展示,成为了文化创意,功利性和娱乐性到处显现。
《年》文化茶具——春
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,请关注阿特斯艺术或分享至朋友圈
版权声明:以上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于互联网。如果您是相关文章的原创作者不同意我们分享您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!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相应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