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吹烛火火不灭,说的是灯笼,竹篮打水水不漏,说的是永春漆篮。在泉州永春的龙水村,漆篮的制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。
最早的漆篮是怎么来的,已经难以追溯,但是我们几乎可以这样想象。
以前,龙水村村头的那个徐三娘想给上山伐林的徐大爷送去午饭,日子虽然穷,但是也要用心过。徐三娘想着怎么让丈夫吃上热腾腾的午饭。于是啊,她砍来后院的毛竹,用叫做“剑门”的篾刀把竹子一分为二、二分为四、四分为八......不断分下去,最后制作成既长又细的篾丝,篾丝细得柔可绕指。然后以篾片为经,篾丝为纬,在巧手编制下成了篮。把做好的饭菜小心装进去,送去给徐大爷。
最早的漆篮,或许就是我们最古早的饭盒吧。我们怎么知道它不是诞生于一个妻子的细致体贴呢?
当徐三娘发现巧手可以编制其他生活用品时,她也开始用心给家里添置物件,她做一个扁篮放菜叶,做一个格篮放祭品,做一个大橱篮放碗筷,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妆奁盒,放簪子。这时的篮子,大可当橱小可藏针。
龙水村的家家户户也学起了徐三娘,制作各式各样的竹篮,把家里拾掇得有模有样,甚至还把多余的篮子卖给了邻村贴家用。
当徐三娘的姑娘长大了,到了待嫁年龄,徐三娘便把嫁妆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篮里,盖上红布头,送到了女儿家。女儿也是用心人,打量着怎么把这个妈妈精心编制的竹篮更好地保存下来。于是啊,做木匠的丈夫便给她的竹篮抹上灰,涂上了油,再精心漆画堆雕,这就成了最早的漆篮。
这样的漆篮,承载着的,都是情。
最早的手工艺其实不都是生活的情意吗?正是这水粼粼的情意,才把我们平常生活映得熠熠生辉。
几百年过去了,工匠们把他们的心意也都融到了自己制作的漆篮里,他们不断尝试和创新,模仿油漆家具中的雕花绘画,在竹篮的提梁、篮盖、篮体上精心地装饰各种优美的金色图案。漆篮也愈显高雅古朴、端庄大方、精巧玲珑,逐渐成为闽南人迎神祭祖、寿诞喜庆、拜亲会友时装盛物品的器具,也是女儿出嫁时必不可少的陪嫁品。
随着时间的发展,今天的漆篮,也遭遇了它的尴尬:供不应求,却难以为继。
现在龙水村里会做漆篮的,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,年轻人们纷纷远离这样一个传统行业,外出“找头路”。确实,在快节奏的当今时代,年轻人对这种繁琐技艺,根本无法静下心来钻研。
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,传统的技艺,正在消逝。
当我们惊叹如此精美的漆篮时,它已经开始逐渐走远了。
有时啊,我总是想,现在我们这些年轻人,忘了这些传统技艺,是不是也忘了那些水粼粼的、生活的情意。
篾片为经,篾丝为纬,编制成篮。这样的漆篮雏形就叫“篮胚”。
“灰工”,可以理解为抹灰。“灰工”的程序非常繁多,先用石灰水煮篮胚,整理篮型,把篾头割掉,然后在篮身上抹灰。按图案剪出布样,裱布,裱纸。篮底和篮身还要上细灰,再修削、磨灰,上清油、黑油。前前后后,有大大小小20多道工序。也正是因为灰工,漆篮才能做到“竹篮打水水不空”。
漆工的工序大致是这样的:生漆加工,篮身刷磨,洗篮,上漆,放在水里水磨,再上漆,上金箔,安金线,描朱红,安金朵。
每一个手工艺品的制作,都是匠人心血的倾注、精神的传承,都是咱们生活满满的情意。也正是如此,它们越显珍贵。
这也是一座城市,最精致的地方。
晚安~